>>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报道
“八送”下基层 更好实现委员服务为民与履职实践互促共进——全区政协系统推动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走深走实综述之四
2025-10-15 08:50:40   来源:华兴时报

  十二届自治区政协将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品牌化打造、特色化培育、多元化拓展、体系化升级,构建“1+9”政策体系,精准对接群众所需、政协所能与委员所长,分类组织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关爱、送技术、送法律、送科普、送医疗、送文化等“八送”活动,涉及群众工作生活方方面面,扎扎实实增进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区5000余名三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立足自身专长深入乡村、园区、医院等一线,两年多来落地项目126个、举办惠民活动近2000场次,实现22个县(市、区)全覆盖,让“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的温暖浸润基层每一个角落。

  以文化人:用真情连民心聚合力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近年来,自治区政协把“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首要内容,分层分级深入开展。面向全体委员,举办学习培训班,系统研学“必读篇”、跟进学习“最新篇”、重点理解“宁夏篇”、突出把握“政协篇”;面向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人士,面对面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向宗教活动场所赠送政治、国学、法律等各类书籍,创设“石榴花里”等线上“微课堂”;面向港澳人士宣讲全国两会精神,组织港澳地区自治区政协委员开展国情教育,协调台联界政协委员走访港澳台企业开展惠企政策宣讲会。

  “送理论”活动中,自治区政协委员结合自身优势为群众送去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100余场次,在微信平台推送时政要闻、理论知识等198期,最大限度凝聚各界共识。

  5月28日,在端午节前夕,自治区政协委员马海伦、马金宝、杨浣等前往西夏区盈北社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宣讲活动,委员们与群众一边包粽子、话家常,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与民族宗教政策,让党的关怀与节日祝福一同抵达民心。

  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开展以来,委员们的脚步遍布基层每一个角落,在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中凝聚思想共识,用实干行动架起连心桥,让政协履职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

  自治区政协委员依托界别工作室、委员会客室、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活动站等平台,通过政策宣讲会、专题解读沙龙、“点对点”走访等形式开展“送政策”下基层活动,将惠企政策精准送达,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策温度。

  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赵功强深入全区各市县园区,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及激励政策宣传,并先后在银川、吴忠等市县(区)举办“政金企”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将政策红利精准送达基层,惠及近千家企业;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中科嘉业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李立创办宁夏立能新能源职业培训学校,紧扣产业用工缺口与学员就业需求开展培训超5万人次,帮助农村青年稳定高质量就业……

  文化惠民为群众精神生活“加餐”,文艺界别作为政协的组成部分,涵盖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活跃分子,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广泛代表性。

  自治区政协常委郭文斌利用委员会客室阵地,开展“寻找安详小课堂”100多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自治区政协委员牛尔惠开展送文化“七进”活动近百场次;自治区政协委员周一新以文艺界别委员工作室为阵地,举办“黄河颂”等精品展览,开展“宁夏二十一景创意手作”等体验活动,拓展线上展览,切实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

  自2023年7月20日第一次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以来,文艺界政协委员已在全区五市13个县(区),对乡村和社区群众开展书法、绘画、舞蹈等专业辅导与传授活动14场,共有1000多人次群众参与。

  “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把“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和“心坎上”,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拉近了委员与群众的距离。以智聚力:发挥专业优势 补短板解民惑

  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自治区政协立足群众所需、政协所能,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科技创新的赛道上、理论政策的宣讲声中,处处可见政协委员的身影。

  “咱打工挣的是辛苦钱,拿不到就找法律撑腰……”6月24日,在西吉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天器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牛小苗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合同编,以“案例教学+互动答疑”的方式为职工送上法律“干货”。在“送法律”下基层活动期间,郝运清、卢红、牛小苗等委员走进全区6个县区学校、社区、乡村,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500余次,受益群众近万人,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群众撑起“保护伞”。

  一粒种子改变命运,一项技术富裕一方百姓。

  “在专家团队指导下,今年小麦亩产量比去年提高了许多,籽粒饱满、容重高,粮商上门收购时都愿意出高价。”日前,贺兰县立岗镇立岗村村民丁永萍望着迎来丰收的麦田,满脸欣慰。

  她提到的“专家团队”正是由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东升带领的贺兰科技服务团。今年,该团队已下沉服务4个乡镇6个村,将先进的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为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注入科技动能。

  “枸杞修剪时要留3到5个主枝,这样才能保证通风透光。”近日,中宁县枸杞园里,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刘媛为农户讲解枝条修剪方法。她和李锋、梁小军等委员组成的农技服务队,足迹遍布全区22个县(区)200多个乡村,举办技术培训240余场、提供技术服务1000余次,为乡村捐款超240万元,并通过短视频远程科普收获25万次浏览量。

  助力乡村振兴之路上,政协委员阔步前行;助农增收的广阔天地中,政协委员亦大有可为。

  自治区政协农业界委员依托履职平台持续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举办枸杞种植、肉牛养殖等培训班,围绕防灾减灾、病虫害防控开展田间指导,用专业知识架起“科技惠民”桥梁。

  在为我区农业种植送上技术“及时雨”的同时,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也悄然化作科普惠民的春风,吹拂在乡村大地。

  5月22日,在西吉县沙沟乡沙沟村,自治区政协常委陈红缨带队开展“科普铸同心”活动,与乡村干部面对面问诊。从经费短缺到人才不足,一个个基层科普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被记录在册,陈红缨拟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积极建言,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在“送科普”下基层活动中,自治区政协委员围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内容开展科普讲座,聚焦科技创新为企业、高校进行科普指导,让科学知识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从田间地头的农技指导到乡村社区的科普宣传,从法律咨询的精准服务到科技赋能的产业帮扶,自治区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正以务实有效的行动,为基层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群众在增收致富道路上稳步前行。

  以情问需:把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

  随着自治区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政协委员聚焦特殊群体迫切需求,开展“送关爱”下基层活动,用一个个饱含深情的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希望与温暖。

  自治区政协常委马如林积极联系爱心单位认领困境儿童“微心愿”,为孩子们定制心愿清单;

  自治区政协常委鲁宝杰出资20万元,持续对30名阳光母亲和60名困境儿童开展关爱提升行动;

  自治区政协委员吴金霞多年来投身公益事业,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开展各类关爱帮扶活动,为7万多户困难家庭送去爱心;

  ……

  一个个生动的镜头,映射出自治区政协履职为民的热情和成效。委员们身体力行,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细致答好每一道民生考题,为群众幸福生活夯实基础。

  众多“考题”之中,医疗健康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牵动着党心民意。“听说自治区专家要来义诊,我一大早就来排队了。”7月3日清晨,盐池县人民医院大厅已排起长队,不少患者从周边乡镇赶来。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眼科医院院长庄文娟带领宁夏医疗健康服务二团早已就位,从视力检测到眼底检查,从白内障筛查到用药指导,他们耐心细致地为每一名患者诊疗。

  今年以来,自治区政协委员庄文娟、张馨、张雷等多次深入学校、社区、乡村开展医疗服务下基层活动,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并开展义诊,用精湛医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

  献爱心、送医疗,委员们以情问需,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回应期盼,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化作一次次走访慰问的关切、一笔笔爱心捐赠的温暖、一场场医疗服务的贴心……沉甸甸的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成绩清单,体现了“高”的政治站位,“强”的大局意识,“深”的为民情怀,“实”的履职担当。

  活动开展以来,全区政协委员累计为困难群体捐款捐物超2100万元,其中为残疾人和孤独症患者等群体捐款捐物19.63万元,为各类公益项目、帮扶活动等筹集资金或捐款超1550万元,用爱心与担当书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篇章。

  人民政协为人民,一枝一叶总关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始终是人民政协工作的着力点,自治区政协紧扣“民之关切”,推动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与履职工作深度融合,更好地实现服务为民与履职实践互促共进,持续引领广大委员厚植为民情怀,在协商议政中助力民生改善,在服务为民中传递温暖力量,让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深深嵌入履职各方面全过程,不断书写饱含民生温度的“履职答卷”,为宁夏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记者 郝 婧 纳紫璇)


【责任编辑】:包瑞